春风和煦,万物生晖。2025年3月20日上午,峄城区坛山广场,"十年·见证:保护产权 登记为民"的鲜红标语在晨光中格外醒目。值此《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颁布十周年之际,峄城区自然资源局在此举办大型户外宣传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服务向市民展现峄城区不动产登记十年改革成果。副区长张文信、枣庄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王焕伯等现场指导,与群众共话产权保护新篇章。
服务群众零距离 十年蝶变看今朝
上午9时许,广场南侧的"时光长廊"展区已围满驻足观看的市民。展板以"制度革新""数字赋能""暖心服务"三大板块,图文并茂呈现十年变迁:从2015年颁发首本不动产权证,到2023年"交房即发证"模式全面落地;从最初30天办理周期,到如今的“即时办结”,十年前办证要跑多个部门,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搞定!"有参观展览的群众指着展板上新旧流程对比图感慨万千。
政民互动暖人心 定制服务解难题
“继承登记需要哪些材料?”“工业厂房怎么办理分割登记?”在政策咨询台前,2名业务骨干组成"流动服务站",针对企业群众个性化问题开展"一对一"诊断。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十年心愿墙",收集市民对不动产登记未来服务的期待。这些带着温度的建议被逐一录入"民声数据库",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重要参考。据统计,此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册120余份,接受咨询80人次。
张文信副区长在宣传现场参观时强调,要从“人找政策”转向“政策找人”,把服务送到企业和百姓家门口,要继续深化“一码关联”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从“多头奔波”到“一窗办结”,从“纸质材料”到“电子证照”,这场春日里的对话,不仅是对十年改革的生动诠释,更是新时代"登记为民"的庄严承诺。据悉,峄城区将于年内推出不动产登记“无还本续贷”、“企业服务直通车”等创新举措,让产权保护之光照亮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