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枣庄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围绕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在创新上做文章,在落实上下功夫,真抓实干,奋勇争先,高质量完成全年不动产登记工作任务,登记质效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省领跑、全国领先。2024年11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提升便利化水平典型案例汇编》,《枣庄“一窗办结”“税费同缴”》入选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滕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市中分中心张建锋同志分别荣获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单位、个人称号,受到自然资源部通报表扬。
1、“一窗办结”再优化。市不动产登记系统与市档案馆档案管理系统对接,时时上传登记电子档案,全面实现电子化归档。推广电子材料,线上线下电子签名,线下提供纸质申请材料的,窗口扫描后退回申请人,不再保存纸质材料。能够通过共享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电子完税凭证、电子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电子结婚证、电子不动产权证书证明等广泛应用,全年共享户籍、民政等信息9万余条。
2、“税费同缴”更便捷。充分利用“一窗办结”系统集成优势,进一步深化不动产登记与税务联办改革,扩展系统联动,将不动产登记系统、税务系统、银联系统、农行相关系统等对接协同,推动缴税数据、不动产登记费数据实时交互,升级税务“微终端”,申请人只需通过刷卡、扫码等支付方式将缴费、缴税合并为一笔缴纳,一次支付完成“税费同缴”,后台自动清分入账。
3、转移登记“智能办”。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在抵押登记、农房一体登记、预告登记“智能办”的成熟经验基础上,探索开展了转移登记“智能办”,去年12月上线试运行,在全省率先突破。
4、律师查询“全网办”。会同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联合发文推广,建立律师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全网办”服务模式,依托爱枣庄“枣e登”app嵌入律师查询模块,实现查询由“跑窗口”向“掌上办”的转变。全年律师查询“全网办”160余件。
5、法拍房“一证办”。为贯彻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探索建立了“法拍房”(司法拍卖不动产)办证“法院+税务+不动产登记”协同联办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法拍房”民事执行、税费征缴、产权登记网上协同办。2024年全市“法拍房”缴税、登记一证办业务9件,分环节协同2400余次。该创新事项被省自然资源厅列为全省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列入省政府《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 年)》重要事项在全省推广,自然资源部《登记与法治》刊发全国推广。
6、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国家和省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一次办,通过流程优化和数据赋能,实现线上一网申请、材料一次提交、部门协同办理的高效服务模式。通过系统对接,配合完成住房公积金购房“一件事”、新建商品房用电开户“一件事”、公租房租房“一件事”、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
7、三维登记应用“多场景”。积极探索三维“立体设权、分层登记、三维管控”登记发证新模式,对地表、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等不动产立体三维登记,在商品房、农房一体、地下空间、林权等三维登记多场景应用,实现不动产登记从“平面”向“立体”、从“二维”向“三维”转型升级。
8、分割登记办法出台。会同发改、工信等9个部门研究制订印发《关于规范工业标准厂房分割及分割转让登记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多部门工作协同机制,进一步规范工业标准厂房分割及分割转让登记工作,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房屋使用性质的前提下,按栋、层、间设定不动产单元进行分割及转让登记,为企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9、“带押过户”常态化。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在局网站公布“带押过户”银行金融服务机构名单,进一步提高社会知晓度,常态化开展“带押过户”登记。2024年办理“带押过户”业务69件,涉及抵押金额4500余万元,进一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10、降本增效促发展。坚决落实国家关于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不动产登记费应免尽免,切实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2024年,全市累计免收登记费230万元;全市8个不动产登记大厅全面提供免费邮寄纸质不动产证书(证明)、完税发票服务。
11、农村不动产登记深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登记相关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资料复制移交和补充完善。市中区作为全省农经权、林权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机制试点县,积极开展农经权、林权数据分析,梳理查摆存在的问题,分类建立问题台账,确定试点镇试点村,坚持问题导向,分类处置化解,典型经验做法被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列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登记问题处置典型案例集”,并在全市召开现场会进行复制推广,发挥了示范作用。
12、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解民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镇居民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商业、工业、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等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尊重历史,精准施策,全年化解一大批住宅、商业、工业等历史遗留问题。在开展“登记难”问题整治的同时,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注重源头治理,会同住建、城管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建商品房项目全周期监管规范交房行为推动交房即办证长效机制建设的通知》,强化多部门联合协同、跟踪监管,严防出现新的“登记难”问题,努力保障群众合法财产权益